蛩聲依壞砌,樹影倒寒池。
蛩依莎底露,螢墮樹頭風(fēng)。
秋已來多日,人誰念二蟲。
火流豳月應(yīng),云散楚天空。
搖落年年事,吾生鬢亦蓬。
蛩吟木落帝王州,我亦凄涼感旅游。
正起四方朋友念,又添一個(gè)別離愁。
溪村棹急紅菱雨,出市砧催白雁秋。
聞道北堂相憶久,西風(fēng)吹柳曲江頭。
蛩泣草根露,鶴鳴松頂風(fēng)。
標(biāo)格既有異,音韻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圓月出中峰。
樵子時(shí)往還,野客多仙蹤。
杳杳林表磬,冥冥巖下鐘。
霧重時(shí)作雨,衣翠濕重重。
孔竅明似藕,肌骨通玲瓏。
巖花時(shí)嗅馥,掩冉紛青紅。
萬葉互戛擊,琴瑟間笙鏞。
我當(dāng)大悶時(shí),一嘯來清風(fēng)。
鳳鳴相應(yīng)和,龍吟諧律筒。
竅竹去其節(jié),清響合商宮。
累黍以為律,旋變?yōu)闊o窮。
仙人授刀尺,度數(shù)合纖洪。
此訣留巖石,千古蒼苔封。
蛩吟砌下豈知時(shí),我亦無眠有所思。
夜永只憐燈作伴,秋涼最許簟先知。
十年擾擾夢中事,一笑悠悠世上兒。
數(shù)盡更籌窗送曙,起來贏得鬢成絲。
蛩聲千里暮,雁影一天秋。
蛩馀窗下月,草濕階前露。晚景凄我衣,秋風(fēng)入庭樹。
蛩老無聲深夜靜。新霜桀、一簾燈影。妒夢鴻高,烘愁月淺,縈亂恨絲難整。笙字嬌娥誰為靚。香襟冷、怕看妝櫻繡閣藏春,海棠偷暖,還似去年風(fēng)景。
蛩吟秋方來,鶴鳴夜參半。
山中無歷日,榮悴知節(jié)換。
王君太多事,絲杪察昏旦。
辛苦窮河源,把彼注罌罐。
線留來不停,會見白石爛。
旁有減水壺,節(jié)水使之緩。
儻無乘除法,巧歷安得算。
反求諸吾身,自有子午觀。
百刻呼吸調(diào),勿使魂去斡。
冤哉張壽王,課最密于漢。
信史不足徵,徒興千載歡。
抱籌付木仙,試判此公案。
蛩怨青莎老,螢飛秋水深。
庭除延夜色,砧杵發(fā)愁心。
雄劍鳴初匣,寒衣補(bǔ)硬針。
老來詞賦懶,從使二毛侵。
蛩知秋候時(shí)鳴壁,香礙蒲簾不出門。
隱幾無言心有得,南窗晴日暖侵軒。
蛩吟三尾莫添雙,呼叫連綿怕性狂。
三尾黑頭須用小,尖頭獨(dú)腳始相當(dāng)。
喂交三尾時(shí)常飽,免致蟲吟誤損傷。
更將三尾頻頻浴,解使雌雄有彩光。
蛩聲每續(xù)蟬聲起,桐葉仍兼柳葉凋。
嬾惰心情疏筆硯,久長生計(jì)屬漁樵。
剪茅旋補(bǔ)東廂屋,伐石新成北港橋。
物外高人來往熟,等閑折簡也能招。
蛩身弓起如蟹踞,不拘五色或麻頭。
任人觀看則不怕,此是名蟲何處求。
蛩聲不發(fā)莫添雙,呼叫連綿性性狂。
三尾黑頭須是小,剪須去爪正相當(dāng)。
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
露華驚弊褐,燈影掛塵冠。
故國初離夢,前溪更下灘。
紛紛毫發(fā)事,多少宦游難。
漢字蛩的釋義
蛩〈名〉
蝗蟲的別名 [locust]
飛蛩滿野。――《淮南子》
傳說中的異獸名 [a strange beast]。如:蛩蛩距虛(傳說中的異獸。蛩蛩與距虛為相類似而形影不離的二獸);蛩蛩氈(有蛩蛩距虛圖案,象征成雙成對的毛織坐臥具或墊具)
古書上指蟋蟀 [cricket]。如:蛩聲(蟋蟀的鳴聲);蛩機(jī)(蟋蟀的別稱)
蛩qióng〈古〉
⒈蝗蟲。
⒉[吟蛩]蟋蟀。
────────────────—
蛩gǒng 1.即蚰蜒。《方言》第十一"蚰蜓……北燕謂之?蚭"晉郭璞注:"江東呼蛩。"一說,馬陸的別名。見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蟲四.馬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