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僧門下,三月一結。
把斷要津,圣凡路絕。
一夜檐頭雨滴聲,把真機俱漏世,
切忌守著系驢橛。
衲僧巴鼻,圓明絕颣。
直須推倒,卻要扶起。
玉馬飲乾明月泉,泥牛耕破玻璃地。
披毛戴角異中來,天上人間能幾幾。
衲衣下事火燒山,臘月家貧徹骨寒。
堪笑連延曾未息,眉毛焦赤面皮斑。
衲僧行處,孤風凜然。
動無妄動,言無妄言。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不須明祖意,只此是單傳。
衲僧一拶,缽盂口闊。
天下楊岐,望林止渴。
衲朝裌暮午衫單,始覺春歸不再寒。
些子幽花三兩畝,霎時啼鳥百千般。
世情落落全相背,詩律平平略放寬。
連日飲徒偶焉往,自炊香薤五盤餐。
衲帔蒙頭自照人,月明堂上轉機輪。
肯傳千里鹡鴒語,要作十分棠棣春。
雪嶺同風當日事,石頭束篾舊時麟。
家林歸臥長連穩(wěn),滿眼清光不見身。
衲子向來元士子,詩僧遮莫更禪僧。
不妨參透諸方得,別有宮墻第一層。
衲僧撥轉鐵牛機,默耀靈通底是誰。
月兔影沉云母地,海禽夢臥珊瑚枝。
韶陽佛法嫌饒舌,魯祖家風解惜眉。
端坐環(huán)中虛白處,縱經(jīng)塵劫個難移。
衲衣藤杖是吾緣。好歸去,舊林泉。富貴任爭先??偛惠^、諸公著鞭。雁飛汾水,鶴歸華表,人事又千年。滄海變桑田。誰知有、壺中洞天。
衲僧用處得能乖,肯向龍宮鼻嗅來。
黑墨濃磨涂白紙,重重無盡雜花開。
衲外元無象,言尋那路尋。問禪將底說,傳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淺,難休一室深。伏魔寧是獸,巢頂亦非禽。
觀色風驅(qū)霧,聽聲雪灑林。凡歸是歸處,不必指高岑。
衲僧家,端的別,
脊梁鑄就渾剛鐵。有飯逢饑即便餐,
有話逢人即便說。阿呵呵,
如何說,今朝又是新陽節(jié)。
衲衣禪客袖篇章,江上相尋共感傷。秦甸亂來棲白沒,
杼山空后皎然亡。清留島月秋凝露,苦寄巴猿夜叫霜。
珍重南宗好才子,灰心冥目外無妨。
衲僧舌頭真?zhèn)€自,渾侖里許沒錐鉤。
輪扁斲工不授子。庖丁游刃無全牛。
衲僧相見莫疑猜,布袋結頭今日開。
露柱著衫南岳去,燈籠脫帽上天臺。
只有云門木上座,終年無去亦無來。
有時獨靠古屏畔,覷破門前下馬臺。
衲子家風在,空山自有年。
死心衣帶下,生意頭邊。
火種鋤秋月,刀耕破曉煙。
倦來何所事,高枕夕陽眠。
衲卷殘云,風高絕鄰。
倚天照雪,堪抗要津。
八紘極目兮春山若黛,九野縱步兮汀草如茵。
三十四老未輕識,凜然方外奚相親。
衲僧公驗,突出難辨。
手眼通身,只得一半。
衲僧家,無本據(jù)。
暑退涼生,任情去祝
折拄杖,挑撥紅塵堆里人,
破草鞋,踏斷枯木巖前路。
無佛處,急赴過,
有佛處,不得祝
捏聚大千無寸土,業(yè)風吹上十二峰。
來,徐徐向伊道,
提鞋去。
漢字衲的釋義
衲
僧徒的衣服,常用許多碎布補綴而成,因即以為僧衣的代稱 [Buddhist cassock]
自出家來長自在,緣身一衲一繩休。――白居易《贈僧自遠禪師》
又如:衲子(衲為僧衣。故借稱僧徒為衲子);衲衣(僧衣);衲襖(和尚所穿的大袖上衣);衲裙(僧人的衣裳);衲帛(絲織物品)
僧徒自稱或代稱 [monk]
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戴叔倫《題橫山寺》
又如:老衲;衲子(指僧徒);衲衣(代稱僧人);衲師(僧侶);衲徒(僧人,僧眾);衲僧(和尚,僧人)
衲 〈動〉
縫補,補綴 [(of clothes)mend;patch up]
拘攣補衲,蠹文已甚。――鐘嶸《詩品詩》
又如:衲裰(布塊補綴
衲nà
⒈縫補?!匆灯礈愖龀桑喊佟?。
⒉僧衣,也指僧人:老~(僧人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