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查詩詞
褐衣蔬食苦吟身,肌骨雖清鬢雪新。
栗里未營三畝宅,桃源已過一年春。
也知官職難癡望,化得妻兒不誶貧。
別寫新詩寄鄉(xiāng)友,峨眉山下獨間人。
褐綾袍厚暖,臥蓋行坐披。
紫氈履寬穩(wěn),蹇步頗相宜。
足適已忘履,身適已忘衣。
況我心又適,兼忘是與非。
三適今為一,怡怡復熙熙。
禪那不動處,混沌未鑿時。
此固不可說,為君強言之。
褐衣懷玉未全貧,況有梅花作好春。
麗句與花相映發(fā),總輸天上謫仙人。
褐衣曾替袞衣愁,肉食誰知藿食憂。
斬馬尚方無可借,夜深燈下看吳鉤。
漢字褐的釋義
褐〈名〉
(形聲。從衣,曷聲。本義:用粗麻織成的襪子)
同本義 [hempen socks]
褐,編枲襪。――《說文》。段玉裁注:“取未績之麻,編之為足衣,如今草鞵之類?!?
指粗布或粗布衣;最早用葛、獸毛,后通常指大麻、獸毛的粗加工品,古時貧賤人穿 [coarse cotton garments or coarse hempen garments]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詩·豳風·七月》。鄭玄箋:“褐,毛布也?!?
從者衣褐。――《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褐巾(用粗布縫成的頭巾);褐衣(粗布衣。借指平民);褐衫(粗布衣);褐夫(穿粗布衣服的人。指貧賤的人)
卑賤的人 [the humilia ted]
褐hè
⒈粗布或粗布衣服:無衣無~,何以卒歲(卒歲:過完一年)。
⒉黃黑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