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谷通岷嶺,青冥此路深。晚程椒瘴熱,野飯荔枝陰。
古郡三刀夜,春橋萬里心。唯應(yīng)對楊柳,暫醉卓家琴。
褒斜行客過,棧道響???。路濕云初上,山明日正中。
水程通海貨,地利雜吳風。一別金門遠,何人復薦雄。
褒斜邸閣可一飯,河渭安流漕九州。
天首馬謖又霖雨,倍費心思作木牛。
褒博衣冠漢大儒,三千奏牘到宸居。
郎官起草歸華省,女史焚香伴直廬。
出守新恩龜顧印,趨朝舊路雉隨車。
便分符竹從鸞掖,應(yīng)有壺漿待隼旟。
賜對移時親斧扆,隨行兼兩載圖書。
淮南落木搖鞭裹,湓浦分風掛席初。
郡閣平窺漢陽樹,盤餐頻薦武昌魚。
聚徒南郡傳經(jīng)盛,攜妓東山退食馀。
天闕九重懸夢想,江關(guān)百戰(zhàn)見邱墟。
清曹祖德詩人后,時寄新吟一起予。
褒衣博帶滿塵埃,獨自都堂納卷回。蓬巷幾時聞吉語,
棘籬何日免重來。三條燭盡鐘初動,九轉(zhuǎn)丹成鼎未開。
殘月漸低人擾擾,不知誰是謫仙才?
白蓮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頌聲。
才唱第三條燭盡,南宮風月畫難成。
褒錫朱虛,在器輪輿。
需室振領(lǐng),圣門曳裾。
賢業(yè)得蘊,美材以攄,
百世不刊,載觀成書。
褒衣全覺近人輕,擊柝鳴鼙滿萬城。
士氣欲如枯草死,文聲未見蟄雷驚。
絳侯豈識長沙傅,秦宓能非棘子成。
當復夜窗抱吟膝,百年長與一燈盟。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別后同明月,君應(yīng)聽子規(guī)。
褒也甌閩士,文高行益修。
干名逢詔罷,歸計逼親憂。
鷗鳥終相狎,公卿謾欲留。
刺桐花下宅,蘭蕨奉晨羞。
褒斜谷口臥龍翁,遍圓身世戒身同。
不應(yīng)三顧逢先主,至今千載慕冥鴻。
褒城之山劃天罅,中有深谷春水生。
漢家興王啟鴻業(yè),蕭相治國留英聲。
漢字褒的釋義
褒
(形聲。從衣,保聲。本義:衣襟寬大)
同本義 [loose]
褒,衣博裙。――《說文》
豈必褒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淮南子·泛論》
又如:褒袖(寬大的袖子);褒衣博帶(大衣服,寬帶子。是古代儒者所穿的衣服)
高大;廣大 [high;tall;vast]。如:褒益(增廣補益);褒增(夸大增益)
褒
嘉獎,表揚 [commend;honor;praise]
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褒贊(贊揚稱美);褒顯(褒揚。稱美顯揚);褒賞(獎賞)
褒 bāo
①衣襟寬大:秦家丞相府,不重~衣人。(李白《嘲魯儒》)
②贊揚;夸獎:~獎。
【褒貶】評論人或事物的好壞:~不一。
【褒獎】表揚和獎勵:勞動模范應(yīng)該受到~。
【褒姒】西周周幽王寵妃。姒姓。褒國(今陜西勉縣東)人。幽王三年(前779,)被獻于周,得寵于幽王。后幽王廢申后和太子宜臼,被立為后,其子伯服立為太子。申侯聯(lián)絡(luò)曾國,并招引犬戎攻周,殺幽王于驪山下,并俘褒姒。
【褒揚】表揚。
【褒義詞】含有喜愛、贊許等感情色彩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