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七曜。
詔八神。
排閶闔。
渡天津。
警鞭卷起肅朝班,月色清寒禁漏殘。
仙仗平分聽奏事,舉頭不敢闖龍顏。
警世昏,三老翁,
服雖殊,心亦同。
於中議優(yōu)劣,蒿箭射虛空。
警夜聽鳴蛩,聒午聞啼醬。
不知誰使令,萬態(tài)俱悠揚。
宋玉辯已非,歐陽賦何忙。
正念有冰壺,日日如此涼。
警報環(huán)四面至,急符寓一分寬。
吾兒行矣無怨,太守似元次山。
警書雙羽出乎西,端坐凝香惡境移。
已鑄劍鋒成耒耜,更陶瓦缶作尊彝。
雅南歌里聲千古,乾巽維邊位兩儀。
細數(shù)旴江知郡事,有如此事幾人知。
警露精神異,沖天羽翼新。千年一歸日,誰識令威身。
警露青冥外,沖天食息間。
金衣游太液,玉羽下緱山。
松見千年偃,丹知九轉(zhuǎn)還。
云心在蓬閬,枝粒不相關(guān)。
警露聲音好,沖天相貌殊。
終宜向遼廓,不稱在泥涂。
白首勞為伴,朱門幸見呼。
不知疏野性,解愛鳳池?zé)o。
漢字警的釋義
警
(會意。從言,從敬,敬亦聲。本義:戒敕)
同本義 [warn; admonish]
警,戒也。――《說文》
正歲,則以法警戒群吏。――《周禮·宰夫》
所以警眾也。――《禮記·文王世子》
乃一篇之警策。――《文賦》
今年或者大警晉也。――《左傳·宣公十二年》
以警其余。――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警告;警勵(告誡策勵);警跡人(元代被列入盜賊戶籍的人);警鼓(報警之鼓);警動(使人警覺悚動);警新(警策動人,語意新穎);警眾(使眾人警覺);警?。ňX省悟)
戒備;防備 [outpost]
軍衛(wèi)不徹,警也。――《左傳·宣公十二年》
又如:警巡(警戒巡視
警jǐng
⒈警備,戒備:~備。
⒉告誡,警告:殺一~百?!湮慈灰玻ㄎ慈唬何窗l(fā)生的事)。
⒊緊急情狀或消息:~備?!珗蟆;稹?。告~。
⒋敏銳,敏感:~覺?!选C~。
⒌[警察]國家用于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武裝力量,又指參加此種武裝力量的人員,也簡稱"警":人民~察。民~。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