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梢頭春正早。斂修眉、未經(jīng)重掃。湖山清遠,幾年牢落,風(fēng)韻初好。慢綰垂螺最嬌校是誰家、舞腰裊裊。而今莫謂,春歸等閑,分付芳草。
豆蔻丁香,待則甚、如今休也。爭知道、本來面目,風(fēng)光灑灑。底事到頭鸞鳳侶,不如躲脫鴛鴦社。好說與、幾個正迷人,休嗟訝。紗窗外,梅花下。酒醒也,教人怕。把翠云翦卻,緇衣披掛。柳翠已參彌勒了,趙州要勘臺山話。想而今、心似白芙蕖,無人畫。
豆花雨過晚生涼,林館孤眠怯夜長。
自是愁多不成寐,非緣金井有啼螀。
豆雨初晴浣溽埃,報涼梧葉墮階苔。
一聲新雁南樓外,早送西風(fēng)信息來。
豆粥通幽徑,松杉蔽野門。
眼空樓外碧,身落洞前村。
荷靜風(fēng)巖曉,梅開雪月昏。
環(huán)山書未卷,林薄鳥聲喧。
{豆斗}升白米能供酒,瞑目紅裙難聽歌。
為謝黃州王內(nèi)翰,莫言官職也蹉跎。
豆上無坑無有芽,手忙刀快眼昏花。
兩三點血紅誰見,六十歲人白自夸。
欲把相思栽北國,難憑赤手建中華。
狂言在口終羞說:以此微紅獻國家。
豆花疏雨浥輕埃,野店新涼入酒杯。
草帶淡煙棲古道,樹含斷靄翳荒臺。
湖光隱見萍分合,山色有無云去來。
滿眼秋光無盡意,三峰萬古碧崔嵬。
豆羹采藜藿,鼎食厭粱肉。
士欲齊得霄,胸次要涵蓄。
我晚頗聞道,寧有慧無福。
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
閱事如閱棋,已過安用覆。
回光照諸妄,稍稍淡無欲。
與君共玄談,一笑時捧腹。
更以詩留貧,此語頗驚俗。
細看苜蓿盤,豈減檳榔斛。
見金不見人,渠輩非吾族。
君獨臭味同,吾固知之熟。
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墻屋。
不肯兄事錢,寧以君呼竹。
力學(xué)追古人,經(jīng)史費抄讀。
我方病少瘳,擁衲膚有粟。
百念漸灰冷,有牛不須牧。
君如汗血駒,墮地必馳逐。
甘為走踆踆,恥作雌粥粥。
有玉未嘗獻,豈憂終刖足。
豆田無數(shù)老鴉飛,棗熟菰香稻子垂。
未說前年那有此,今年還似去年時。
豆蔻花開蛺蝶飛,晚妝樓上換新衣。
吳王不解琵琶怨,只道新傳緩緩歸。
豆紅注白間青蔬,彷佛來從香積廚。
異日大官還飽飫,不應(yīng)忘卻在蕪蔞。
豆花初放晚涼凄,碧葉陰中絡(luò)緯啼。
貪與鄰翁棚底話,不知新月照清溪。
豆子山,打瓦鼓。揚平山,撒白雨。
下白雨,取龍女。織得絹,二丈五。
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
豆苗引蔓上疏籬,桐樹吹花落釣磯。
老我田園閑處好,故人書疏近來希
掛巾蘿薜看云起,沐發(fā)滄浪待日晞。
只怪平生詩癖在,形骸消瘦不勝衣。
豆籩雖薦,黍稷非聲。
惠我豈幾,歆茲至誠。
豆花小白槿花紅,野屋籬門處處同。
無限春風(fēng)桃李占,卻將顏色媚秋風(fēng)。
豆籩雖薦,黍稷非聲。
惠我豈幾,歆茲至誠。
豆入??冢瑒莶坏镁?。
豆蔻雨分霽,翠蟳雪炊香。
漢字豆的釋義
荳豆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腳盤,或有蓋。漢字部首之一,從“豆”的字或與食器有關(guān)?;蚺c豆類有關(guān)。本義: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
同本義。形似高足盤,或有蓋。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xiàn),盛行于商周時,多陶制,也有青銅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禮器 [standing cup]
豆,古食肉器也。――《說文》
卬盛于豆。――《詩·大雅·生民》
又
于豆于登。
籩豆大房。――《詩·魯頌·閟宮》
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爾雅》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禮·考工記》
若所市于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明·劉
豆 dòu
①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形狀像帶高座的盤。
②豆類植物:黃~、綠~。
③形狀像豆粒的東西:花生~、土~。
④姓。
【豆豉(chǐ)食品。把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煮后發(fā)酵制成。分咸淡兩種,可直接食用或與其他菜肴配制食用。淡豆豉可入藥。
【豆科】雙子葉植物的一科。草本、木本都有,多為復(fù)葉,多蝶形花冠,雄蕊常10枚,莢果。約12000種,我國約1200種。本科植物,經(jīng)濟價值極大。如大豆、花生等。
【豆蔻】
①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象芭蕉,花淡黃色。果實、種子都叫豆蔻。果實扁球形,種子有香味,都可入藥。
②比喻處女、少女:
②年華。
【豆綠】像青豆似的綠色。
【豆青】豆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