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布告水露罪全彰,攬得西乾沸似湯。
頂上鐵枷無計脫,卻來東土強(qiáng)攤贓。
賊臣弄權(quán)罔明主,億萬蒼生受辛苦。
大家巨室盡逃亡,勝積黃金向郿鄔。
弘羊示烹旱如許,弘羊?qū)⑴胩炷擞辍?/p>
吾言此雨是雨谷,點(diǎn)點(diǎn)活人勝珠玉。
圣恩新放限田租用,從此農(nóng)飽飦粥。
賊臣不自量,稱予是故人。
敢以書招予,冀予與同塵。
一笑置弗答,蕭然湖水濱。
湖水經(jīng)霜碧,樹光翠初勻。
妻子甘作苦,昏曉役舂薪。
國家有廢興,吾道有詘申。
委蛇聽大命,柔氣轉(zhuǎn)時新。
生死非我虞,但虞辱此身。
賊火相逢恰五更,見成贓物不須爭。
暗中多少都分了,天曉依前各自行。
賊盜布山岡,往來森若麻。
捐生寇我壘,咆哮肆爪牙。
儔侶委壑死,將軍竄水涯。
匹身御勁敵,奮首揮鏌铘。
雖獲猛盜歸,援甲自悲嗟?!?/p>
賊馬憑凌勢怒號,鐵衣夜掛映征袍。
謹(jǐn)嚴(yán)甲士方超距,森索妖星絕繹騷。
橫槊賦詩雖昔事,枕戈待旦取徒勞。
公詩一洗煙塵氣,愧甚橫行不鼓刀。
賊馬環(huán)京洛,朝廷尚議和。
傷心聞徇地,痛恨競投戈。
始望全三鎮(zhèn),誰謀棄兩河。
群兇未葅醢,吾合老江波。
賊疑拾葚異,母怪棄薪還。
雷震輒圜冢,火飛因伏棺。
賊去兵來歲月長,野蒿空滿壞墻匡。
旋從古轍成深谷,幾見金輿過上陽。
洛水送年催代謝,嵩山擎日拂穹蒼。
殊時異世為儒者,不見文皇與武皇。
賊來那可邇,而敢以身迎。
身豈不知愛,心乎恐母驚。
賊是小人君記取,好手白拈猶未許。
坐斷圣凡絕見聞,揚(yáng)眉且勝拈華舉。
漢字賊的釋義
賊
(會意。小篆字形,從戈,則聲。從戈,刀毀貝。 本義:殘害;傷害)
同本義 [cruelly injure or kill;harm;hurt]
賊,敗也。――《說文》
害良為賊。――《荀子·修身》
不僭不賊,鮮不為則。――《詩·大雅·抑》
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莊子·秋水》
毀則為賊。――《左傳·文公十八年》。杜預(yù)注:“毀則,壞法也。”
下廣漢廷尉獄,又坐賊殺不辜。――《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又如:賊毫(書法的敗筆。指筆鋒之劣);賊倫(毀棄倫常,敗壞道德);賊仁(毀棄仁愛);賊蝕(受到的歪曲損害);賊義(毀棄道義);賊害(殘害、傷害);賊蠹(危害);賊
賊zéi
⒈匪盜,偷東西的人:盜~。竊~。
⒉嚴(yán)重危害國家和人民的壞人:亂臣~子。賣國~。
⒊傷害:戕~。
⒋邪的,不正派:~眉~眼。~頭~腦。
⒌對敵人的蔑稱:已破~。
⒍〈方〉狡猾:老鼠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