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隨意以行,目惟心所視。
若必待使之,動行即相戾。
是故造自然,斯為理之至。
足跡半天下,家說在瓊州。往來無定,蓬頭垢面任憎嫌。揮掃筆頭萬字,貫穿胸中千古,不記受生年。海角一相遇,緣契似從前。鍾離歌,呂公篆,醉張顛。恍如赤城龍鳳,來過我鯨仙。笑我未離世網(wǎng),不染個中塵土,饑食困來眠。擬問君家祖,兜率樂天天。
足蘭間津路,肩檔息奚跛。
醉鄉(xiāng)吒一廛,學海浮單舸。
觀民竦前瑕,斂躁入危坐。
獨欣未窮極,早狼挫剛果。
愚徒巧掩拙,語每泄座臥。
所須補罅隙,亦我廢星瑣。
智不給籌運,力難任敗贏。
汲汲欲為謀,政恐無時可。
足谷醫(yī)還驗,占桑夢已靈。
足躡青玉磴,躋攀不知勞。
回頭瞰木杪,始覺所歷高。
孤鳥去滅沒,奔溪深怒號。
白日當畫梁,青云送微飚。
坐久神慮平,微涼清骨毛。
但警塵垢容,俯仰近赤霄。
古壁有遺字,昔人嗟寂寥。
南風不知暑,古木常蕭蕭。
足趼塵囂,目厭紛華,擾擾蜂蝶。擊壺未了長歌,又聽陽關三疊。平生湖海,可憐牢落新豐,蓬山回首煙霞隔。鵬*不同天,任焦明蚊睫。愁絕。停杯為問羲娥,幾度東生西滅。俯仰金臺陳跡,千年誰接。天空秋老,倚闌南北悠悠,暮云汀樹人長別。想見苦吟詩,滿吳江楓葉。
足下復不第,家貧尋故人。且傾湘南酒,羞對關西塵。
山店橘花發(fā),江城楓葉新。若從巫峽過,應見楚王神。
足不履地,頭不頂天。
才識雙澗,便見雙泉。
問有今古,答無正偏。
苦也未曉,細嚼黃連。
足音肯到寂寥處,風味要看樽俎間。
行役小休良不惡,雷聲昨夜殷南山。
足輕橫桂易瀟湘,背負唐瓢李賀臧。
何者江山非痛快,孰云杖屨是乾忙。
馬遷南歷靡遺記,陸賈北歸元儉裝。
徒折梅花寄消息,家人眉豈不空黃。
足下一封書,子卿歸自虜。
雖曰誑單于,孤忠傳萬古。
足蹇須人慣,顏衰著黶多。
飯遲惟靜臥,酒至亦高歌。
蝗死繁蔬甲,霜清長藥窠。
經旬鄰父病,且喜復來過。
足跡尋常懶過橋,棲棲今日又明朝。
詩情冷淡霜中菊,服色離披雪后蕉。
貧里有誰分米送,禁山無處覓柴燒。
老來自笑貪心在,還對清泉補破瓢?!?/p>
足歷黃州百疊山,更無平地只岡巒。
物皆枯稿非人世,石最崔嵬是馬鞍。
畏日流金紅艷艷,亂沙堆雪白漫漫。
崎嶇出盡聊休息,喜有松聲六月寒。
足力窮時山已晦。卻上輕舟,急棹穿沙背。云影漸隨風力退。一川月白寒光碎。喚客主人陶謝輩。拂石移尊,不管游人醉。羅綺叢中無此會。只疑身在煙霞外。
足加帝腹似癡頑,詎肯折腰求好官。
明主莫將臣子待,故人只作友朋看。
足跡初來劍北州,試登危棧瞰江流。
萬山西接地窮處,一水東歸天心頭。
欲訪肴函無健馬,相忘楚漢付輕鷗。
丈夫要了中原事,未分持竿老釣舟。
足蹈雙蓮灑楊柳,面目端嚴世希有。
梵音妙音海潮音,祗這而今誰動口。
足欲周寰宇,心終喜故鄉(xiāng)。
溪居晨漱潔,山臣暑絺涼。
村酒時時醉,園花日日香。
高曾先垅在,死即葬其傍。
足傷遭馬墜,腰重倩人抬。
只合窗間臥,何由花下來。
坐依桃葉妓,行呷地黃杯。
強出非他意,東風落盡梅。
漢字足的釋義
足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腳,合起來指整個腳。本義:腳)
(同本義。秦漢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腳”;“腳”表示小腿。魏晉以后,三者都表示腳,但在書面語中,多用“足”) [foot]
足,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說文》。按,膝下至跖之總名也。從止,即趾字,從口,象膝形。
震為足。――《易·說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禮記》
手足胼胝,面目黧。――《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韓非子》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勸學》
折臂斷足。――清
足zú
⒈腳:~跡。手舞~蹈。
⒉滿,夠量,充分:滿~?!珘颉3洹?。富~。
⒊補上:補~。以晝~夜。
⒋完全:此項工作一人~可完成。
⒌盡情地,盡量地:他們~玩了半天。
⒍值得:不~為奇。微不~道。
⒎夠得上:這本書~有八萬字。
⒏[足下]對朋友的敬稱。多用于書信。
────────────────—
足jù 1.(今讀zú)補足;湊滿。 2.擁,增益。參見"足本"。 3.過分。參見"足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