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馬凌空亦快哉,龍腰鶴背謾徘徊。
游人欲識仙蹤處,但覓蒼崖白塔來。
跨海為橋布石牢,那知直下壓靈鰨
基連島嶼規(guī)模壯,勢截淵潭氣象豪。
鐵馬著行橫絕漠,玉鯨張鬣露寒濤。
縑圖已幸天顏照,應得元豐史筆褒。
跨浙連淮是潤州,好山全對此江樓。
少年志氣慚霜鬢,猶憶曾看打陣舟。
跨歷商周看盛衰,欲將齒發(fā)斗蛇龜。
空餐云母連山盡,不見蟠桃著子時。
跨縣連州幾疊山,為君題作小潼關。
江湖不得長耕釣,塵土別為屢往還。
漸入長效趨坦蕩,卻從平地望孱顏。
何當輕騎重登險,指點湓城夕照間。
跨江半壁閱千帆,虎在深山龍在潭。
當日本為南制北,如今翻被北持南。
眼前風景異山河,無柰諸君笑語何。
坐上有人正愁絕,胡兒便道是僂儸。
跨浦橋邊萬里風,客帆去盡暮江空。
西興只在斜陽里,白壁青林淡染紅。
跨海飛梁疊石成,曉風十里度瑤瓊。
雄知建業(yè)牙城峙,勢若常山蛇陳橫。
腳底波濤時洶涌,望中煙嶼晚分明。
往來利涉歌遺愛,誰復題橋繼長卿。
跨鳳西來得好山,千年人與鳳俱還。
本規(guī)法席專嶄絕,先遣山靈鑿捍頑。
聞道碧泓嚴水印,試攜清醥闖云關。
此心炯炯龍應識,莫遣歸涂更厚顏。
跨湖樓好客閑行,身遠紅塵步亦輕。
月在波心流不去,蒹葭影里一舟橫。
跨馬登長路,聞雞度遠關。
水光斜漾月,云影倒薶山。
人跡霜橋外,禽聲煙樹間。
自慚林下客,清夢未曾還。
跨險盤危壓古州,至今傳號越王樓。
山分冷翠侵檐滴,水擘寒聲繞檻流。
跨虛凌倒景。
連云詎少陽。
璇極龍鱗上。
雕甍鵬翅張。
千尋文杏照。
十里木蘭香。
開窻對高掌。
平坐望河梁。
歌響聞長樂。
鐘聲徹建章。
賦用王延壽。
書須韋仲將。
龍來隨畫壁。
風起逐吹簧。
石作芙蓉影。
池如明鏡光。
花梁反披葉。
蓮井倒垂房。
徒然思燕賀。
無以預鹍翔。
跨馬尋春去,未容春便歸。
山浮天際色,云弄水中暉。
綠長千林暗,紅無一片飛。
茅茨籬落外,惟有菜花肥。
跨流小閣兩崖分,涼凈能消劫火焚。
栗里徜徉惟密柳,敬亭還往信孤云。
洞猱窺果時防侮,野雀爭花坐解紛。
獨有游仙愁夢斷,雨過灘吼枕中聞。¤
跨海為橋布石牢,那知直下壓靈鰨
基連岳嶼規(guī)模壯,勢截淵潭氣象豪。
鐵馬著行橫絕漠,玉鯨張鬣露寒濤。
縑圖已幸天顏照,應得元豐史筆褒。
跨蹇度溪橋,處處尋春信。
春枝攤蓓蕾,喚仆頻頻認。
跨鶴云間猶未久,風流全勝年時。喚回和氣上梅枝。酒邊春市動,琴外畫簾垂。長是細吟攻愧壽,還歌連桂新詞。早催鳧舃向南飛。一官傳鼎鼐,四??磯_篪。
跨征鞍,橫戰(zhàn)槊,上襄州。便匹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云愁。男兒若欲樹功名,須向前頭。鳳雛寒,龍骨朽,蛟渚暗,鹿門幽。閱人物、渺渺如漚。棋頭已動,也須高著局心籌。莫將一片廣長舌,博取封侯。
跨鶴驂鸞訪穉川,松風吹散鐵橋煙。
聯(lián)登百步眼萬里,長嘯一聲身九天。
倚大石樓敲竹杖,躡飛云頂著吟鞭。
而今飽挹羅浮秀,未服靈丹亦是仙。
漢字跨的釋義
跨〈動〉
(形聲。從足,夸聲。本義:邁步,越過)
同本義 [step;stride]
跨,渡也。――《說文》。段注:“謂大其兩股間,以有所越也。”
不跨其國。――《國語·晉語》
康王跨之。――《左傳·昭公十三年》
又如:跨進大門;跨過小溝;跨躡(跨踏;跨步);跨巽(跨到或達到“巽”的方位);跨火(跨過火堆。為一種民俗);跨蹤(跨越)
超過 [go beyond]
乃覽秦制,跨周法。――張衡《西京賦》
又如:跨灶(比喻兒子勝過父親);跨俗(超越世俗);跨年(從舊年底到新年初的時間)
騎 [bestride]
又如:跨戰(zhàn)馬去草原;跨鶴(乘鶴。比喻成仙);跨青牛(相傳老子騎青牛出函
跨kuà
⒈抬起一條腿越過、向前或往旁邊移動:~過門坎?!蟛酵白??!脚赃呎局?。
⒉騎:~馬?!T檻而坐?!匆导茉谏厦妫骸{大橋。
⒊超越兩者之間:~季度。~兩縣。
⒋附在旁邊:~院子。把這個籃子~在自行車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