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岫見如近,千里一窗里。坐來石上云,乍謂壺中起。
遠游吾不恨,扁舟載幅巾。
山色暮暮改,林氣朝朝新。
野客初逢句,薄暮欲生春。
因知子任子,胸懷非世人。
遠近利民因智力,周回潤物像心源。菰蒲縱感生成惠,
鳣鮪那知廣大恩。瀲滟清輝吞半郭,縈紆別派入遙村。
砂泉繞石通山脈,岸木黏萍是浪痕。已見澄來連鏡底,
兼知極處浸云根。波濤不起時方泰,舟楫徐行日易昏。
煙霧未應藏島嶼,鳧鹥亦解避旌幡。雖云桃葉歌還醉,
卻被荷花笑不言。孤鶴必應思鳳詔,凡魚豈合在龍門。
能將盛事添元化,一夕機謨?nèi)f古存。
遠山分脈發(fā)巖陬,六月虛堂客意秋。
無限寒云噴不去,有多鳴玉碎無休。
清涵錦石斑斑麗,秀吐金蓮熠熠幽。
美潤散分周下澤,余波還入楚江流。
遠水兼天冷暮云,驚風脫葉靜逾聞。
蒲團宴坐都無事,只有山爐供夕熏。
遠色蒼茫草際煙,春風也到雪崖邊。
不知最后屠蘇酒,增一年歟減一年。
遠庵家學在,持此去為官。
冰雪吾身白,風霜吏膽寒。
一心毋妄用,百姓自相安。
賢者妙為政,誰言宰劇難。
遠別惜多病,一帆停浦沙。
翻令倍含戚,不減昔離家。
江路積梅雨,客衣生蘚花。
后期淮水曲,莫使怨蒹葭。
遠客貪晨發(fā),三更夢已回。
江聲如驟雨,吹到枕邊來。
遠山云迷顛,近山凈如沐。
客子曳竹輿,伊鴉過山麓。
我行一何遲,時序一何速。
東風所經(jīng)過,林水一時綠。
疏雨忽飛墮,聲在道邊木。
淑氣自遠歸,光景變川陸。
遙知存存子,明亦戒征軸。
霽色雖宜詩,不見此清穆。
遠水無涯山有鄰,相看歲晚更情親。
笛里月,酒中身,舉頭無我一般人。
遠樹微波黯不分,闔閭城畔寄孤云。
春來盡有還鄉(xiāng)夢,除卻青山便是君。
遠漢景德。
盛楚連徽。
灼灼中壘。
入奧知微。
殊源別派。
復屬清輝。
伊我蘭執(zhí)。
升堂啟扉。
遠山空處斷云收,一段秋光野思悠。
鷹隼不妨侵碧落,魚島自覺得滄洲。
桑榆晚景能多日,桂菊他鄉(xiāng)又一秋。
聊把清尊澆眊矂,茲游還可再尋不。
遠與村橋接,深春積雨時。
蘭芳人未采,花發(fā)蝶先知。
草密封間徑,林疏露短籬。
別來鋤久廢,身老恨歸遲。
遠樹一重重,煙村與市通。
難尋元亮宅,遙酹菊花叢。
蜀浪番墻外,廬山幾席中。
何時邊事息,來此作漁翁。
遠山重疊故關(guān)遙,公退乘閑上麗譙。
今日登臨秋思苦,雨荷風葉共蕭蕭。
遠樹無煙時,前山未云起。
散發(fā)臨東窗,衣裳半身紫。
遠天明月出,照此誰家樓。
上有羅衣裳,涼風吹不休。
遠學臨海嶠,橫此莓苔石。郡齋三四峰,如有靈仙跡。
方愁暮云滑,始照寒池碧。自與幽人期,逍遙竟朝夕。
漢字遠的釋義
遠
(形聲。從辵,袁聲。本義:走路走得長)
同本義 [far;distant]。引申距離大,相隔遠。與近相對
遠,遼也。――《說文》
遠,遐也。――《爾雅》
屏之遠方。――《禮記·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遠人也。――《禮記·中庸》
窮高極遠。――《禮記·樂記》
念悲其遠。――《戰(zhàn)國策·趙策》
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左傳·三十三年》
縵立遠視。――唐·杜牧《阿房宮賦》
火器利襲遠,技擊利巷戰(zhàn)。――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極目遠望。――《廣東軍務記》
又如:
遠(遠)yuǎn
⒈空間或時間的距離長,跟"近"相對:~方?!拧B贰?。長~。久~。
⒉不接近,關(guān)系疏:~親。疏~。
⒊(差別)大:相差甚~。
⒋深遠:言近旨~(說話淺近,含意深遠)。
────────────────—
遠yuàn 1.離開;避開。 2.不親近;不接近。 3.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