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從幼安,放非效玄真。
原事堯舜主,或與夔龍親。
逃神繡佛正長齋,誰遣缸罌海上來。
鮫室玄云按犀中,蜃樓紅霧染珠胎。
把螯便合閒雙手,據(jù)殼未應(yīng)期才垓。
尊俎折沖定無敵,江湖歲晚莫論才。
逃暑吾無地,將家子在涂。
隨宜簡人事,莫久往行都。
最肯加餐否,剛能卻酒無。
功名殊未晚,愛惜萬金軀。
逃閑閉關(guān)坐,忽有賣花聲。
老大自多感,依然京洛情。
逃禪已得計,易姓豈云非。
自說身如幻,常人見亦希
亭邊看荷葉,樓上掛蓑衣。
幾夜蘇堤月,隨君瘦影歸。
逃暑追涼蔭碧蘿,清池咫尺阻經(jīng)過。
眼前喜見芬陀利,鼻觀重參乾闥婆。
綽約漢宮黃傅額,依稀洛浦襪凌波。
遠(yuǎn)公自結(jié)廬山社,一笑拈花意若何。
逃吳辭楚無家祝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花紫處。
逃難藏深隱,重逢出近詩。
乾坤一反掌,今古兩愁眉。
我作新亭泣,君生舊國悲。
向來行樂地,夜雨走狐貍。
逃暑繩床聊慰興。翠籜森森,幾處花陰襯。萱草池塘人不問。綠荷暗竊薰風(fēng)信。懶把霜紈嫌力困。沉李嚼冰,煮茗清泉近。裸袒襟懷無郁悶。
逃戰(zhàn)彭城似去邠,興王可即廢為臣。
中原多少堪憂事,勞苦君王八馬奔。
逃虛喜聽足音跫,況是鄉(xiāng)人萬里逢。
江海茫茫天盡處,又?jǐn)y書劍入湘中。
逃難走山巔,如何要順便。
食艱蔬勝肉,衣薄炭輸綿。
深靜初心見,高虛遠(yuǎn)目鮮。
沈思亦自好,寫景欠龍眠。
逃暑迎春復(fù)送秋,無非綠蟻滿杯福百年莫惜千回醉,
一盞能消萬古愁。幾為芳菲眠細(xì)草,曾因雨雪上高樓。
平生名利關(guān)身者,不識狂歌到白頭。
逃名逃未得,幾載住章泉。
便使重承詔,多應(yīng)不議邊。
高風(fēng)時所擊,新集世方傳。
憶就江樓別,雪晴江月圓。
逃空每喜足音聞,之子相逢真可人。
知友無非大父行,求君須向古人倫。
蠻煙傾蓋情如故,蜀繭題詩墨尚新。
文采風(fēng)流百不俗,更馀筆力挽千鈞。
逃空劫外已蒼然,玩水觀山得幾年。
聞?wù)f聽經(jīng)曾肯首,老來無力補(bǔ)青天。
逃暑因能暫閉關(guān),未須多把古賢攀。
并拋杯勺方為懶,少事篇章恐礙閑。
風(fēng)墮一庭鄰寺葉,云開半面隔城山。
浮生只說潛居易,隱比求名事更艱。
逃生何處可茅庵,城市山林總不堪。
人莫我知姑用六,今非昔比更緘三。
擘麟行酒海深淺,系雁傳書天北南。
數(shù)月兒曹盡饑瘦,無能衰叟但懷慚。
逃臘藏深柢,乘春發(fā)故荄。
雨障單蓋側(cè),風(fēng)偃半旗開。
脆理繒爭裂,斜規(guī)扇欲裁。
無堅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逃秦博士浮丘伯,傳說今猶在海中。
自古仙多儒者做,安知吾不躡高風(fēng)。
漢字逃的釋義
逃〈動〉
(形聲。從辵,兆聲。本義:逃走,逃跑)
同本義 [run away;escape]
逃,亡也。――《說文》
許由逃之。――《莊子·外物》
恒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韓非子·喻老》
處于逃。――《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
逃未及遠(yuǎn)。――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
脫身以逃。――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逃閃(逃跑藏匿);逃越(逃走);逃生子(逃妾所生之子);逃犯(逃跑的犯人);逃軍(軍隊主將拋下軍隊獨(dú)自逃走;逃兵)
逃避,回避 [escape;evade]
少則能逃之。――《孫子·謀攻》
今我逃楚,楚必驕,驕則可與戰(zhàn)矣。――《左傳·襄公十年》
逃(迯)táo
⒈逃走,逃跑:~亡在外。追捕~犯。
⒉避開,躲避:~避?!y。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