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尋高士廬,正值浸湖雪。
雪中千萬峰,參差縣前列。
僧居或隱見,岸樹隨曲折。
驚鳧如避人,遠向寒煙滅。
潛希為子男,儻得遂疏拙。
今逾二十年,志愿徒切切。
方聞落君手,與我曾未別。
景多詩莫窮,歸載壓車轍。
頃職古器事,三代考纖悉。
閎異必夏商,形模且樸質。
其間盛款識,鼓文儼周室。
固知文武隆,牧敦當第一。
頃聞四海停戈革,金門懶去投舊策。
時向灘頭歌月白。真高枯,
浮名浮利誰拘得。
頃作庵廬客,看公手種蒔。
溪毛無亂理,宰木有連枝。
久欲鑱他石,今還賦此詩。
黯然懷宿昔,絮酒定何時。
頃歲題名曲江院,及肩曾許亞宮墻。
胸中闊貯云夢澤,筆下濃薰班馬香。
省直舊沾衾半白,除書行見紙新黃。
和篇如出少陵手,誰謂無心賦海棠。
頃年投詩衛(wèi)左史,今年謁詩衛(wèi)相公。
何方客子辟道路,詩卷長邀石浦風。
先生官職泥土如,萬事盡付阿堵中。
天教權嬖表忠節(jié),劍首一吷毫毛空。
祗今事業(yè)已如許,愿聞當時北歸語。
面對手畫真自知,十年絕口吾甚武。
謝安風流過王導,芙蓉王公竊其表。
從來雅志在東山,角巾不為箏歌老。
古人進雨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適。
功名時來不作難,雷動風行本無跡。
百姓相驚當歷耳,三江五湖作瘡痏。
百年天地變悠悠,長鑱老人淚如水。
側傍湖腳澱山藍,出見輕鷗已不凡。
頗聞琳瑯塞門內,三筆六詩公所監(jiān)。
何能撰杖閱諸子,看化著帽淹幾晷。
朱衣目前空復愁,客有焦桐勞下指。
去家初無可葺墻,獨抱遺經天一方。
石浦倘為蒼生起,天衢日轂遙相望。
頃刻開花剪復成,大如菡萏小朱櫻。
一年歲事占來日,知為先生報曉晴。
頃歲官嘗傍紫虛,嵩云緱月笑談余。
惟知猿鶴乞骸疏,不錄熊羆諫獵書。
游寺但知能自與,焚舟不復問何如。
巖廊德量誰能比,大令山陰難并居。
頃年疊石規(guī)制陿,大類堆沙戲成塔。
一株蟠桂兩穉松,便愛清陰蔓藤匝。
階前指作嵩華樣,引賓紀詠紛酬答。
遷巢城北倏兩期,慣有真山坐延納。
人生最怕眼見廣,到處卑凡意難合。
每還舊舍覺荒陋,草樹雖添漫稠雜。
林塘移植勢定增,未成已想風煙颯。
朝晴夕晦各異狀,倚杖閒看更鋪榻。
園中勝賞亦甚富,此獨宜茶兼酒榼。
載來非敢俲奇章,甲乙題朱旋涂蠟。
頃別知何處,重來喜奈何。
望洋夸海谷,倒篋注天河。
變化龜文坼,淪漪鴨頂波。
白鷗沒浩蕩,清興滿吟哦。
頃者大雪年,海派翻玉英。
有士常痛飲,饑寒見真情。
床頭有敗榼,孤坐時一傾。
未能平體粟,且復澆腸鳴。
脫衣裹凍酒,每醉念此生。
頃歲游孤嶼,名門說二何。
胡為終璧水,自合上鑾坡。
器重連城價,心澄古井波。
傳家衣缽在,袞袞并儒科。
頃從武昌守,來哭清果墓。
老淚濕征衫,傷心不忍去。
焉知五載后,重到山崔嵬。
松柏倏已拱,宿草纏余哀。
公乘使者車,忠厚神所賚。
遠懷平生親,斗酒相沃酹。
曩以門下故,獲登君子堂。
招呼連屋居,此意詎可忘。
青春閉佳城,榮華竟消歇。
空余千古名,不隨世磨滅。
蓬萊定何處,神仙知有無。
徘徊重徘徊,悲風生坐隅。
頃年登臨赤城里,江繞城中萬家市。
治中寄我云壑圖,快讀新詩眼如洗。
回思歲月如星流,念念飛空尋舊游。
披圖哦詩想幽致,直欲攜筇上山頭。
聞有於菟在岑蔚,晚徑寒鴉敢翔集。
幾年榛棘蔽鼪鼯,一朝絕境從中出。
細路雖非五達康,縈回自覺阻且長。
萬壑風煙開絕頂,一丘曲折於中藏。
老砂射日銀星炯,梅峽含風襟袖冷。
千巖高下各異狀,如障如鋒亦如領。
天景須憑意匠營,山不在高仙則名。
規(guī)撫已定力未暇,他時會有滕王亭。
風浪隔闊天垂幕,安得叩門親剝啄。
詩成夢到故山川,睡美不知鐘鼓傳。
頃隨千官群,曉入丹鳳闕。
侍立近金爐,下殿香未歇。
宮槐零露清,馬穩(wěn)寧憂蹶。
日近長安遠,福過難辭拙。
圣主骨肉恩,孤臣眼中血。
頃讀蕉上詠,疇不爾傾倒。
言外托微旨,拙中寓大巧。
詠歌已臻此,賞識應不少。
如何壯齒時,不得展所抱。
遁跡此湖山,忘機如鷗鳥。
白云與往還,童子日圍繞。
長者未弱冠,次者發(fā)覆腦。
更有六七人,聰慧益稚校
有時瞰師出,非蠻即斗草。
禮法未易閑,天機不欲矯。
若問祖師意,當下無不了。
相知寡老成,孰若此幼好。
百年俯仰間,取足便煩惱。
目前茍可娛,此外一齊掃。
頃年尋地喜初來,墻下松飄滿逕釵。
屈指五經寒暑候,教人一掃利榮懷。
南湖又共詩翁住,東寺須連單位排。
獨景未嘗瞞昧得,肯從顏氏學心齋。
頃聞趙伯山,亦復哦其詩。
今者得會面,真能解人頤。
往時黃宜州,句法天下奇。
平生老婆相,不救枯腸鎧。
或架屋下屋,辛苦僅得皮。
君看趙伯山,獨將圣僧騎。
維舟都梁岸,捉手那復疑。
歡然悅情話,似有宿昔期。
吾友呂少馮,辦此一笑嬉。
莫論夜如何,明發(fā)當語誰。
頃游古新秦,打包過黃河。
跛跛登摧車,白發(fā)角荷戈。
行人十七八,兒女載駱駝。
戍鼓已斷腸,況乃有邊歌。
歸來見二老,壞衲宿昔磨。
舉頭僧伽塔,便如到補陀。
軟語作許甘,耄矣所得多。
隨堂一缽飯,捫腹端無他。
度淮太早生,船鼓將鳴獸。
且置茶鐺事,誰獨相詆訶。
頃來多謔浪,此夕任喧紛。故態(tài)猶應在,行期未要聞。
漢字頃的釋義
頃
(會意。從匕,從頁。匕有排列比較義,也有不正之義。頁,頭。合起來表示頭偏。本義:頭不正)
同本義 [inclined to side]
頃,頭不正也。――《說文》。段玉裁注:“頃者,頭也?!毙鞛ⅲ骸绊?、傾古今字?!?
通“傾”。傾斜;偏側 [inclined;slanting]
婦人擅國茲謂頃。――《漢書·五行志》
不盈頃筐。――《詩·周南·卷耳》
又如: 頃筐(傾斜口的竹筐。形似今之畚箕);頃危(傾斜而危險);頃宮(十分高大的宮殿);頃倒(倒下)
頃頃
田地面積的單位,等于一百畝 [qing,a unit of area(=6.6667 hectares)]
凡為田一頃十二畝半。――《
頃qǐng
⒈地積單位。1百市畝=1市~=6.6667公~。
⒉時間短,跟"久"相對:~刻。俄~。有~。少~。
⒊剛才:~聞。~接家書。
⒋〈古〉通"傾"。側,斜:~耳。
────────────────—
頃qīng 1.同"傾"。頭不正。 2.同"傾"。傾斜;偏側。 3.同"傾"。傾注。 4.同"傾"。傾覆。 5.同"傾"。古指婦人專擅國政。謂不正規(guī),非正統(tǒng)。 6.姓。漢代有頃憲。見《印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