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犀馴犀通天犀,軀貌駭人角駭雞。海蠻聞有明天子,
驅(qū)犀乘傳來萬里。一朝得謁大明宮,歡呼拜舞自論功。
五年馴養(yǎng)始堪獻,六譯語言方得通。上嘉人獸俱來遠,
蠻館四方犀入苑。秣以瑤芻鎖以金,故鄉(xiāng)迢遞君門深。
海鳥不知鐘鼓樂,池魚空結(jié)江湖心。馴犀生處南方熱,
秋無白露冬無雪。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歲苦寒月。
飲冰臥霰苦蜷跼,角骨凍傷鱗甲蹜。馴犀死,蠻兒啼,
向闕再拜顏色低。奏乞生歸本國去,恐身凍死似馴犀。
君不見建中初,馴象生還放林邑。君不見貞元末,
馴犀凍死蠻兒泣。所嗟建中異貞元,象生犀死何足言。
馴於蹇驢,清於賜駒,我行爾從。幸柴車堪駕,何慚韓眾,藥苗可采,長伴龐公。野澗泉甘,陽坡草暖,有柏葉松枝充短供。修夢想,去游靈囿沼,入望夷宮。與夸奪子爭雄。生與死未知誰手中。況嗾獒者眾,放麑人少,大將觸網(wǎng),小亦傷弓。風(fēng)月和柔,山林深密,折角何如且養(yǎng)茸。二蟲喜,各銜花拜跪,來壽樗翁。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凈主人憐。
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馴烏得食常好鳴,靈茅無種還自生。
魂浮魄散莽何極,耿若有見悲難平。
山脈迢迢繡峰住,墓氯騰騰縷云去。
鮫人抱寶夜出游,指點今來著亭處。
馴狎經(jīng)時久,褵褷短翮存。不隨淮海變,空愧稻粱恩。
獨立秋天靜,單棲夕露繁。欲飛還斂翼,詎敢望乘軒。
馴和乃宗競,攻苦更家豐。
不失蒸嘗職,無非女士風(fēng)。
南陔泣笄冠,中饋嘆光鴻。
夜績燈誰續(xù),承承錫祚攏
馴養(yǎng)經(jīng)年聊伺曉,不須風(fēng)雨遲時呼。
年來頗學(xué)方仙道,拔宅他時從我無。
馴龍若御馬,下上何足奇。
飄搖海東鸐,司晨不如雞。
白云本無心,每與仙人期。
悠然巖壑姿,卷舒豈無時。
偶來還自賞,倏去令人思。
燕臺十二月,雪沒黃金基。
正月河冰泮,二月下流澌。
江南三月暮,落花舞晴絲。
歸帆天際來,煙雨渡江遲。
淥波映吳樹,雙飛錦鵜。
相思極春水,一夕到天涯。
漢字馴的釋義
馴
(形聲。從馬,川聲。本義:馬馴服)
同本義。亦指鳥獸馴服 [horse is tame;animal is tame]
馴,馬訓(xùn)也。――《說文》
養(yǎng)野鳥獸使服謂之訓(xùn)。――《一切經(jīng)音義》引《說文》
馴,性行調(diào)順也。――《字林》
乃駕馴駮之駟。――《史記·司馬相如傳》
南越獻馴象。――《漢書·武帝紀》
馬先馴而后求良。――《淮南子》
江魚不池活,野鳥難籠馴。――唐·韓愈《送惠師》
又如:馴獸(馴服之獸);馴雉(馴順的雉);馴禽(馴養(yǎng)的禽鳥);馴鹿(馴養(yǎng)的鹿);馴烏(馴順的烏鴉);馴象(馴養(yǎng)的象)
泛指順服 [be tame and docile]
能明馴德。――《史記·五
馴xùn
⒈順從,聽從指使:~服。善于~獸。
⒉善良:~行。
────────────────—
馴xún 1.馬順服。 2.泛指順服。 3.使馴服,使和順。 4.順,不背理﹑不亂。 5.調(diào)順,使和諧不亂。 6.美善。 7.循序漸進。 8.熟習(xí)。 9.通"訓(xùn)"。教訓(xùn),教導(dǎo)。 10.通"訓(xùn)"。訓(xùn)釋,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