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舉燧因褒姒,蜀道蒙塵為太真。
能遣明妃嫁夷狄,畫工原是漢忠臣。
驪山御湯殿,歲久玉蓮傾。
誰謂大江北,有泉溫且清。
相傳白云寶,中閟丹砂英。
澡濯浹肌骨,沈痾亟能平。
豈特滌吾足,徑當(dāng)潔吾纓。
筑廬俯源上,涵泳鳧鷗輕。
非復(fù)罜塵網(wǎng),御風(fēng)朝玉京。
賦詩投楚澤,用吊懷沙生。
驪山講武六師回,日月旗高過苑來。
鞭入夾城簫鼓動,材林輕騎鬧如雷。
驪山郁崔嵬,宮闕金銀開。
月生硔鵲觀,云繞鳳凰臺。
宮中紅妝子,調(diào)笑春風(fēng)媒。
青鳥銜巾去,乳鹿巡花來。
天王太白次,倉玉金粟堆。
石馬動秋色,羌枝連暮枝。
只今瑤池水,八駿渴生埃。
驪駒北上雪孱顏,{左革右闌}矢前驅(qū)度漢關(guān)。
僧室松杉清照眼,驛亭煙火迥依山。
馬銜邊草枯猶瘦,雁怯胡云冷未遠(yuǎn)。
賤子不須回首問,鬢毛蕭颯簿書間。
驪山宮殿鎖溫泉,天寶遺蹤故宛然。
繡谷春融丹井火,金波月滿鑒池蓮。
玉顏承寵專恩澤,翠輦來游惜暮年。
我亦逢時修禊事,白頭空負(fù)麗人天。
驪阜凌云對玉鉤,千門高切絳河秋。
欲聞天語猶嫌遠(yuǎn),更結(jié)三層乞巧樓。
驪歌緩緩度離筵,正與親朋話別天。
此去但教磨鐵硯,再來唯望插金蓮。
即今館閣需才日,是我文章報國年。
覽鏡蒼蒼猶未改,不應(yīng)身世久迍邅。
驪宮歌笑入青云,曾識常山有戰(zhàn)塵。
忠骨已澌余發(fā)在,因人得見夢中身。
驪龍有明珠,奇氣久磅礴。
一為鮫人采,夜半泣海若。
到寶諒難得,珍藏思遠(yuǎn)托。
如何賤所貴,用之以彈雀,
彈雀亦何惜,一去恐流落。
驪龍抱明珠,高臥萬丈下。
豈無善水人,誰是得珠者。
至人有神手,上智無淺心。
直須入無倫,始克開重陰。
驪山鴻蒙凝白煙,山根陰火煮玉泉。
陰靈炎炎燃礜石,石焰不滅何千年。
珠閣縹緲飛鳳來,素衣仙人坐高臺。
臺前香引流水出,白玉蓮花九葉開。
泓渟分去浮輕碧,中有純陽無限力。
四時獨(dú)不放春歸,散向人間消百疾。
瓊樹他年日月新,霓裳舞動蜀山塵。
寒云怨鎖遺宮冷,林葉巖花秋復(fù)春。
靈泉有靈天降福,山神嚴(yán)呵不可觸。
祖龍心穢慢神天,毛發(fā)流腥身被毒。
驪珠一百二十六,落紙輕圓字字同。
怪得春來全少雨,煙云都在錦囊中。
驪珠一顆千仞淵,漁翁探得遭驪眠。
一朝吹墮千萬顆,恐是蛟驪臥半天。
駢花儷葉妙天下,文賦直追古班馬。
手抉河漢裂錦章,寫在詩歌軋騷雅。
大篇赤手捕長蛇,不須控勒騎生騧。
短篇任意起忽伏,蒼江浩浩濤中槎。
文章妙手壓場屋,到底亡羊還得鹿。
廬陵方買載月舟,清淡又展朝天軸。
軍將打門書一封,呼起醉夢為醒忪。
只怕至寶不肯留山中,雷霆風(fēng)雨取去還蛟龍。
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hù)玉蓮房。
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
驪珠興彩照燕南。喜氣溢街談。未到靈椿丹桂,一枝先看宜男。明年人日,探官貼子,已具新銜。管甚犀郎小小,安排竹馬青衫。恩水上覓紅云一首,已見五卷本一。又周泳先據(jù)明曹璇瓊花集,補(bǔ)好問望江南維揚(yáng)好靈宇看瓊花一首乃宋韓琦詞。
驪珠未剖價難酬,灼爍寒光映碧流。
罔象未能知去處,更憑子細(xì)說端由。
驪龍睡后珠元在,仙鶴行時步又輕。
方寸瑩然無一事,水聲來似玉琴聲。
驪龍頷下亦生珠,便與人間眾寶殊。
他時若要追風(fēng)日,須得君家萬里駒。
驪姬北原上,閉骨已千秋。
澮水日東注,惡名終不流。
獻(xiàn)公恣耽惑,視子如仇讎。
此事成蔓草,我來逢古丘。
蛾眉山月苦,蟬鬢野云愁。
欲吊二公子,橫汾無輕舟。
漢字驪的釋義
驪
深黑色的馬 [black horse]
驪,馬深黑色。從馬,麗聲。――《說文》
有驪有黃。――《詩·魯頌·駉》
戎事乘驪。――《禮記·檀弓》
盜驪。――《穆天子傳》
四驪濟(jì)濟(jì),垂轡沵沵。――《詩·齊風(fēng)·載驅(qū)》
又如:驪歌(告別的歌?!绑P駒之歌”的簡稱);驪駒(純黑色的馬;逸“詩”篇名);驪黃(黑馬和黃馬)
山名。驪山 [Li mountain]。又名藍(lán)田山。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南。古代驪戎居此,故名驪山。如:驪山會(西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于驪山舉烽火戲諸侯,失信天下而導(dǎo)致大亂);驪山老母(驪山之姥。神話中的女仙)
古邑名 [Li,ancient city]。在
驪(驪)lí
⒈純黑色的馬。
⒉兩馬 并駕。
────────────────—
驪chí 1.見"驪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