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毛飽受雪霜侵,一褐蕭條寄故林。
檐雨滴回羈枕夢,城笳喚起塞垣心。
平生恥露囊中穎,垂老甘同爨下琴。
燈燼欲殘看瘦影,不妨袖手坐愔愔。
鬢髭漸漸長霜莖,老聽山中雀唳聲。
九死得生尤可重,百年幾日更多營。
自參梵夾機(jī)心息,專食藜羹胃氣清。
檢點依然魔障在,草堂釣艇未忘情。
鬢棱初翦玉纖弱。早春入、屏山四角。少年買困成歡謔。人在濃香繡幄。霜絲換、梅殘夢覺。夜寒重、長安紫陌。東風(fēng)入戶先情保吹老燈花半萼。
鬢發(fā)已斑白,衣綬方朱紫。
窮賤當(dāng)壯年,富榮臨暮齒。
車輿紅塵合,第宅青煙起。
彼來此須去,品物之常理。
第宅非吾廬,逆旅暫留止。
子孫非我有,委蛻而已矣。
有如蠶造繭,又似花生子。
子結(jié)花暗凋,繭成蠶老死。
悲哉可奈何,舉世皆如此。
莫養(yǎng)瘦馬駒,莫教小妓女。
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齲
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
三年五歲間,已聞?chuàng)Q一主。
借問新舊主,誰樂誰辛苦?
請君大帶上,把筆書此語。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愴。
來事勿相迎,相迎亦惆悵。
不如兀然坐,不如塌然臥。
食來即開口,睡來即合眼。
二事最關(guān)身,安寢加餐飯。
忘懷任行止,委命隨修短。
更若有興來,狂歌酒一盞。
鬢毛蕭颯齒根浮,徂歲翩翩肯暫留?窮巷多泥誰問疾,空階滴雨又經(jīng)秋。
自營可笑夸三窟,善守寧須筑百樓?但使胸中機(jī)事盡,一樽隨處送悠悠。
鬢發(fā)盡皤然,眉分白雪鮮。
週遮延客話,傴僂抱孫憐。
無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綿。
假溫衾擁背,借力杖搘肩。
貌比三峰客,年過四皓仙。
喚方離枕上,扶始到門前。
每愛烹山茗,常嫌飣石蓮。
耳聾如塞纊,眼暗似籠煙。
宴坐羸憑幾,乘騎困亸鞭。
頭搖如轉(zhuǎn)旋,脣動若抽牽。
骨冷愁離火,牙疼怯漱泉。
形骸將就木,囊橐尚貪錢。
膠睫干眵綴,黏髭冷涕懸。
披裘腰懶系,濯手袖慵揎。
抬舉衣頻換,扶持藥屢煎。
坐多茵易破,行少履難穿。
喜婢裁裙布,嗔妻買粉鈿。
房教深下幕,床遣厚鋪氈。
琴聽?wèi)z三樂,圖張笑七賢。
看經(jīng)嫌字小,敲磬喜聲圓。
食罷羹流袂,杯馀酒帶涎。
樂來須遣罷,醫(yī)到久相延。
裹帽縱橫掠,梳頭取次纏。
長呈思往事,多感聽哀弦。
氣注腰還重,風(fēng)牽口便偏。
墓松先遣種,誌石預(yù)教鐫。
客到唯求藥,僧來忽問禪。
養(yǎng)茶懸灶壁,曬艾曝簷椽。
怒僕空睜眼,嗔兒謾握拳。
心驚嫌蹴踘,腳軟怕秋千。
局縮同寒狖,摧豗似飽鳶。
觀瞻多目眩,舉動即頭旋。
女嫁求紅燭,男婚乞彩牋。
已聞頒幾杖,寧更佩韋弦。
賓客身非與,兒孫事已傳。
養(yǎng)和屏作伴,如意拂相連。
久棄登山屐,惟存負(fù)郭田,
呻吟朝不樂,展轉(zhuǎn)夜無眠。
呼稚臨床畔,看書就枕邊。
冷疑懷貯水,虛訝耳聞蟬。
束帛非無分,安車信有緣。
伏生甘坐末,絳老讓行先。
拘急將風(fēng)夜,昏沈欲雨天。
雞皮塵漸漬,齯齒食頻填。
每憶居郎署,常思釣渭川。
喜逢迎佛會,羞赴賞花筵。
徑狹容移檻,階危索減磚。
好生梵鳥綱,惡殺拆漁船。
既感桑榆日,常嗟蒲柳年。
長思當(dāng)弱冠,悔不乘狂顛。
鬢毛垂領(lǐng)白,花蕊亞枝紅。欹倒衰年廢,招尋令節(jié)同。
薄衣臨積水,吹面受和風(fēng)。有喜留攀桂,無勞問轉(zhuǎn)蓬。
鬢發(fā)蕭蕭牙齒疏,耄荒不記兔園書。
有時待月□□榭,驀地看花命小車。
早慕兩龔辭病去,晚從二仲卜鄰居。
阿戎解執(zhí)牙籌耳,嵇阮中間卻頓渠。
鬢發(fā)日夜老,神仙那可求。
楊雄識字苦,玄晏著書愁。
碧酒紅蓮夜,朱弦白雁秋。
論心得少暇,同上最高樓。
鬢發(fā)年來日向衰,相寬不用強裁詩。
壯心付與東流去,霜蟹何妨左手持。
花發(fā)黃鸝巧言語,池開楊柳斗腰肢。
勸君行樂還聽否,即是南風(fēng)苦熱時。
鬢發(fā)如黳眼正青,煉來玉骨已通靈。
我來欲問金丹訣,三日林間醉不醒。
鬢邊一點似飛鴉。休把翠鈿遮。二年三載,千攔百就,今日天涯。楊花又逐東風(fēng)去,隨分入人家。要不思量,除非酒醒,休照菱花。
鬢禿猶云少,書多卻道窮。
柴門疏竹處,茅屋萬山中。
幽夢時能憶,閑題底要工。
不知蟬報夏,為復(fù)自吟風(fēng)。
鬢邊殘雪幾春秋,自說生來不解憂。
晚食得魚吹荻火,秋盤尋筍艤松舟。
布裙斗酒不須惡,明月清風(fēng)且相樂。
紫宸朝去醉眼時,初日寒林正搖落。
鬢霜盈握。嘆芻牧荒墟,稻粱衰索。落日牛羊,晚云鴻雁,傍地飛空無托。牧人困和雨睡,田父醉連云酌。醉夢未醒,虎嗥川谷,麕驚林保離別。誰不惡。心事同時,都不論離合。眼底時幾,鼻端人物,誰辨北征東略。最憐世途局趣,只道書生疏闊。無可贈君,松陰庭院,菊華籬落。
鬢毛垂似雪,無語答間人。
擁衲坐終日,浮生知幾春。
乘船應(yīng)林越,提錫記游秦。
半夜寒堂掩,磬聲聞四鄰。
鬢添華發(fā)數(shù)莖新,羅雀門前絕故人。
減食為緣疏五味,不眠非是守庚申。
深園竹綠齊抽筍,古木蛇青自脫鱗。
天地有爐長鑄物,濁泥遺塊待陶鈞。
鬢毛不患漸成霜,有托琴書子一雙。
既乏長才康盛世,無如高枕臥南窗。
明知筋力難為強,猶說云山未樹降。
多謝故人相愛甚,轍魚幸免困西江。
鬢毛禿盡齒牙疏,難受人間折簡呼。
詩酒本來無藉在,形骸況復(fù)不枝梧。
槐陰漸密能鄣日,池水新生可浴鳧。
移得太行終亦死,平生常笑北山愚。
鬢云雙墮給明珠,窄窄羅裙短短襦。
閑把花枝起新樣,滿調(diào)金粉畫文四輸。
漢字鬢的釋義
鬢
(形聲。從髟),賓聲。“髟”,意思是頭發(fā)長。“髟”的字多與毛發(fā)有關(guān)。本義:頰發(fā)。兩頰兩旁近耳的頭發(fā)) 同本義 [sideburns]
鬢,頰發(fā)也。――《說文》
美鬢長大則賢。――《國語·晉語》
連發(fā)曰鬢。――《釋名》
兩鬢蒼蒼十指黑。――唐·白居易《賣炭翁》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又如:鬢影(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fā));鬢發(fā)霜侵(鬢發(fā)花白)
鬢發(fā)
[hair on the temple] 垂在耳朵前面的一綹頭發(fā)或一簇卷發(fā)
鬢角
[hair on the temple;temple] 人的頭兩側(cè)的區(qū)域,在眼和前額之后,顴弓之上,耳之前
鬢腳
鬢 bìn鬢角。耳朵前邊長頭發(fā)的部位。也指長在那里的頭發(fā):雙~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