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騃】
騃的繁體:騃
騃的筆畫:17
騃的部首:馬
騃的拼音:sì
騃部首筆畫:10
騃字的筆畫順序:橫、豎、橫、橫、豎、橫折鉤、點(diǎn)、點(diǎn)、點(diǎn) 、點(diǎn)、撇折、點(diǎn)、撇、橫、橫、撇、捺、
騃字的筆順圖解:
騃的組詞/解釋:
騃
(形聲。從馬,矣聲。本義:馬行勇壯的樣子)
假借為“佁”。愚,無知 [stupid]
騃,癡 也。――《廣雅》
騃,無知之貌。――《蒼頡篇》
內(nèi)實(shí)騃,不曉政事。――《漢書·息夫躬傳》。注:“愚也。”
仆雖騃,亦粗知自愛。――唐·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
又如:騃子(愚笨的人);騃冶(嬌憨美艷)
呆癡,不明事理 [idiotic]
嘉本典虞騃…其容止舉動(dòng),甚蚩騃,語輒自謂“侯身”,時(shí)人以為笑。――《三國志·明悼毛皇后傳》
違明誥于前修,垂蚩于后代。――《三國志·孫休傳注》
癡牛與騃女,不肯勤農(nóng)桑。――唐·盧仝《月蝕》
騃ái不靈活,傻:癡~。
────────────────—
騃sì 1.急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