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旃】
旃的繁體:旃
旃的筆畫:10
旃的部首:方
旃的拼音:zhān
旃部首筆畫:4
旃字的筆畫順序:點、橫、橫折鉤、撇、撇、橫 、撇、橫折鉤、點、橫、
旃字的筆順圖解:
旃的組詞/解釋:
旃
(形聲,本義:赤色的曲柄旗)
同本義 [red flag]
旃,旗曲柄也。周禮曰:“通帛為旃。――《說文》
通帛為旃。通以赤色為之。――《釋名·釋兵》
置旃以為轅門。――《谷梁傳·昭公八年》
亦泛指旌旗
收功單于旃。――晉·陸機《飲馬長城窟行》
又如:旃帛(紅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幟);旃戎(軍旅)
毛織品。通“氈” [felt]
不知其可以為旃也。――《淮南子·齊俗》
被旃裘。――《史記·匈奴傳》
旃毛并咽之。――《漢書·李廣蘇建傳》
又如:旃席(氈帳);旃衣(以毛氈等制成的衣服);旃車(氈篷車);旃席(氈席;毛氈)
旃
之、焉二
旃zhān
⒈〈古〉赤色的曲柄旗。泛指旌旗:立曲~。收~。
⒉文言助詞。"之焉"的合音:勉~。慎~(謹慎些吧)。
⒊通"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