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旌】
旌的繁體:旌
旌的筆畫:11
旌的部首:方
旌的拼音:jīng
旌部首筆畫:4
旌字的筆畫順序:點(diǎn)、橫、橫折鉤、撇、撇、橫 、撇、橫、橫、豎、橫、
旌字的筆順圖解:
旌的組詞/解釋:
旌
(形聲。本義:古代用犛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
同本義 [banner]
旌,游車載旌析羽。--《說文》
位所謂緌有虞氏旌也。--《禮記·明堂位》
建旌提鼓。--《國語·吳語》
又如:旌旄(古代用犛牛尾與羽毛裝飾的軍旗,或代指各種旗幟);旌羽(旌旗。因有羽飾,故稱)
古代旗的總稱[flag]
旌蔽日兮敵若雲(yún)。--《楚辭·九歌·國殤》
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資治通鑒》
又如:旌旃(泛指旗幟);旌幡(泛指旗幟);旌幟(旗幟);旌幢(旗旛);旌頭(旗桿頂端的矛頭)
旌節(jié),古代使者所持的節(jié)[tally]
王婆道:「眼望旌節(jié)至,耳聽到消息?!梗?
旌jīng
⒈〈古〉用五色羽毛裝飾的一種旗子:建~提鼓。又是旗子的通稱:~旗招展。
⒉表揚(yáng):以~其美(美:美德)。
⒊[旌表]〈古〉使用樹立牌坊或掛匾等表彰遵守封建禮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