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歎】
歎的繁體:嘆
歎的筆畫:5
歎的部首:口
歎的拼音:tàn
歎部首筆畫:3
歎字的筆畫順序: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 、橫、撇、點(diǎn)、撇、橫撇/橫鉤、撇、捺、
歎字的筆順圖解:
歎的組詞/解釋:
歎
(形聲。從欠(另一繁體從「口」),「難」省聲。欠,打呵欠,與出氣有關(guān)。本義:歎息)
同本義 [sigh]
歎,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說文》
禽子再拜而歎。--《墨子·備梯》
戲而不歎。--《禮記·坊記》
望洋向若而歎。--《莊子·秋水》
皆歎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默歎曰。--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婉貞微歎曰。--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歎借者之用。--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歎氣嗐聲(唉聲歎氣);歎恨(歎息抱恨);歎憾(歎息遺憾);歎笑(歎息譏笑);歎悔(歎息後悔);歎喟(歎息);歎嗟(歎息);
歎(嘆、歎)tan
⒈吟詠:一倡(唱)三~。
⒉因憂悶悲痛而呼氣出聲:~息。憂~。
⒊因高興而發(fā)出讚許或讚美的長(zhǎng)聲:~為觀止。
⒋[歎詞]〈表〉感情、呼喚或答應(yīng)的詞。如哈哈、哎喲、喂、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