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查詢:【纓】
纓的繁體:纓
纓的筆畫:14
纓的部首:纟
纓的拼音:yīng
纓部首筆畫:3
纓字的筆畫順序:撇折、撇折、提、豎、橫折、撇、點、豎 、橫折、撇、點、撇點、撇、橫、
纓字的筆順圖解:
纓的組詞/解釋:
纓
(形聲。從糸,嬰聲。本義:系在脖子上的帽帶)
同本義 [cap or hat ribbon]
纓,冠系也。――《說文》
鮮冠組纓,絳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纓絕。――《莊子·讓王》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楚辭·漁父》
戴朱纓寶飾之帽。――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纓冠(把帽帶連同帽子一齊加于頭上。形容極為急迫,來不及整束)
彩帶,古代女子許嫁時所佩 [coloured ribbon]。亦用以系香囊。如:纓徽(婦女所佩的香囊)
套馬的革帶,駕車用。引申指繩索 [leather ribbon]
咸龍旂而繁纓。――張衡《東京賦》。薛注:“纓,馬
纓yīng
⒈線、繩、彩帶等做的裝飾品:彩燈~子。紅~槍??犊疁I沾~。
⒉像纓的東西:蘿卜~兒。蒜苗~子。
⒊長帶,拘捆人的繩子:長~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