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縊】
縊的繁體:
縊的筆畫:13
縊的部首:纟
縊的拼音:yì
縊部首筆畫:3
縊字的筆畫順序:撇折、撇折、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撇、橫 、撇、點(diǎn)、豎、橫折、豎、豎、橫、
縊字的筆順圖解:
縊的組詞/解釋:
縊
(形聲。從糸,益聲。從糸,與絲繩有關(guān)。本義:吊死)
同本義 [hang]
縊,絞也。--《說文》。段註:「絞縊必兩股辮為之?!O死必兩股為之,以其直懸也,故亦謂之經(jīng)」
十四年春,孔達(dá)縊而死。--《左傳·宣公十四年》
莫敖縊於荒谷。--《左傳·桓公十三年》
自縊於庭樹。--《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縊死(用繩索,布條等套繞頸上掛於高處氣絕而死。也稱吊死);縊鬼(吊死者的鬼魂)
用繩子勒頸絕氣而死 [strangle]
縊而弒之。--《左傳·昭公元年》
縊即氣絕。--清·方苞《獄中雜記》
縊加別械。
又如:縊殺(勒人之頸
縊yi吊死,絞殺,勒死:自~。~而弒(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