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謚】
謚的繁體:
謚的筆畫:12
謚的部首:讠
謚的拼音:shì
謚部首筆畫:2
謚字的筆畫順序:點(diǎn)、橫折提、點(diǎn)、撇、橫、撇、點(diǎn) 、豎、橫折、豎、豎、橫、
謚字的筆順圖解:
謚的組詞/解釋:
謚
(形聲。從言,益聲。用言論給予褒貶,故從言。本作“諡”。本義:古代皇帝、貴族、大臣、杰出官員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hào)) 同本義 [posthumous title (of emperor, distinguished minister)]
謚,行之跡也。――《北堂書鈔》引《說文》
謚者,別尊卑,彰有德也。――《白虎通》
先王謚以尊名。――《禮記·表記》
誄生時(shí)所行為之謚。――《論衡·道應(yīng)》
增謚美顯,榮于身后。――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謚法(由主祭者將名號(hào)贈(zèng)給死者,以表彰他一生的功業(yè));謚寶(古代帝王寢墓中,刻有帝后謚號(hào)的璽?。恢u譜(記
謚(諡)shì謚號(hào)?!垂拧档弁酢①F族、大臣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由朝廷另加的稱號(hào)。以"文"、"武"等字為褒揚(yáng),如武帝;以"幽"、"厲"等字為貶謫,如幽王。也有由親友或弟子加謚號(hào)的稱"私謚",如陶淵明私謚"靖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