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查詢:【汗】
汗的繁體:汗
汗的筆畫:6
汗的部首:氵
汗的拼音:hàn
汗部首筆畫:3
汗字的筆畫順序:點、點、提、橫 、橫、豎、
汗字的筆順圖解:
汗的組詞/解釋:
汗
可汗,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對其統(tǒng)治者的稱號 [king]
汗,可汗。蕃王稱。――《廣韻》
咸豐四年,土謝圖汗、車臣汗兩部汗、王、公、臺吉等請捐助軍需,溫旨郤之。――《清史稿》
(形聲。從水,干聲。本義: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動物皮膚內(nèi)腺體分泌的一種含鹽的液體 [sweat;perspiration]
汗,身液也。――《說文》
汗者,精氣也。――《素問·評熱病論》
五藏化液心為汗。――《宣明五氣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漢書·劉向傳》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釋名·釋衣服》
汗出浹背。―
汗hàn汗腺分泌的液體,通過毛孔排出體外:~流浹背(滿身大汗。也形容萬分惶恐或慚愧不安)。
────────────────—
汗hán[可汗] 〈古〉我國鮮卑、突厥、回紇、蒙古等族的君主之稱號。
────────────────—
汗gān 1.古地名用字。漢置馀汗縣。在今江西省余干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