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雕】
雕的繁體:雕
雕的筆畫:16
雕的部首:隹
雕的拼音:diāo
雕部首筆畫:8
雕字的筆畫順序:撇、橫折鉤、橫、豎、橫、豎、橫折、橫、撇 、豎、點(diǎn)、橫、橫、橫、豎、橫、
雕字的筆順圖解:
雕的組詞/解釋:
雕
(形聲。從隹,周聲。從「隹」,表示與鳥類有關(guān)。本義:大型猛禽。日間活動(dòng)的大猛禽(鷹科)力大身大,形態(tài)優(yōu)美,視力敏銳,飛行力強(qiáng)。也叫「鷲」)
同本義 [eagle]
流之為雕。--《書·太古誓》
是必射鵰者也。--《史記·李將軍列傳》
其狀如雕而有角。--《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yún)平。--唐·王維《觀獵》
又如:雕悍(兇悍如雕);雕鷙(兇猛如雕);雕鶚(雕和鶚。均為善飛的鷙鳥。比喻人雄放勁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同「碉」。碉堡 [blockhouse]
依山居止,累石為室。--《後漢書》。唐·李賢註:「今彼土夷人呼為
雕 diāo
1在竹木、玉石、金屬等上面刻畫:~花、浮~。
2用彩畫裝飾:~弓、~欄。
3猛獸。嘴呈鉤形,視力很強(qiáng),能自高空急遽(ju)下降叼取山羊、野兔等。又稱鷲(jiu)。
【雕版印刷術(shù)】將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技術(shù)。中國最早發(fā)明。前身為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5世紀(jì)出現(xiàn)的拓印碑石的方法。隋唐時(shí)盛行,傳至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影響到非洲和歐洲。
【彫蟲小技】微不足道的小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雕樑畫棟】有彩繪裝飾的華麗的樓臺(tái)亭閣。
【雕漆】〈美〉將調(diào)好的漆料塗在銅胎或木胎上,一般塗八九十層。漆乾透後進(jìn)行浮雕,然後再烘乾,磨光。相傳始於唐代。因以朱紅色為主,又名剔紅。
【雕砌】過分修飾堆砌(文字)。
【雕塑】造型藝術(shù)之一。是雕、刻、塑三種製作方法的總稱。使用的材料有粘土、金屬、石、木等,以此製作各種具有實(shí)在體積的形象。分為圓雕和浮雕兩類。
【雕琢】
1雕刻(玉石)。
2比喻過分地修飾(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