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沆】
沆的繁體:沆
沆的筆畫:7
沆的部首:氵
沆的拼音:hàng
沆部首筆畫:3
沆字的筆畫順序:點(diǎn)、點(diǎn)、提、點(diǎn) 、橫、撇、橫折彎鉤/橫斜鉤、
沆字的筆順圖解:
沆的組詞/解釋:
沆
(形聲。從水,亢聲。本義:漭沆,沆漭:水澤廣闊無邊的樣子) 同本義 [vast]。如:沆漭(水波浩渺的樣子);沆沆(沆茫。水面廣闊無際的樣子);沆浪(水廣闊而洶湧的樣子)
沆〈名〉
大澤 [lake]
齊人謂湖曰沆。--郭緣生《述征記》
白色靄氣 [white mist]。如:沆瀣之水(夜半由露氣凝結(jié)而成的水);沆瀣(秋天早晨的白色靄氣);沆瀣相投(彼此志氣投合)
沆瀣
[evening mist] 夜間的水氣,露水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司馬相如《大人賦》
沆瀣一氣
[act in collusion with;wallow in the mire with;like attracts like;people of the same ilk]
沆hang
⒈大水。
⒉[沆瀣一氣]唐代崔瀣參加科舉考試,主考官崔沆錄取了他。因?yàn)?沆瀣"是夜間的水氣,當(dāng)時(shí)有人說笑他們"座主(主考官)門生,沆瀣一氣"。〈喻〉氣味相投的人,勾結(jié)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