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誦】
誦的繁體:誦
誦的筆畫:9
誦的部首:讠
誦的拼音:sòng
誦部首筆畫:2
誦字的筆畫順序:點(diǎn)、橫、橫、橫、豎、橫折、橫、橫撇/橫鉤 、點(diǎn)、豎、橫折鉤、橫、橫、豎、
誦字的筆順圖解:
誦的組詞/解釋:
誦
(形聲。從言,甬聲。本義:背誦、朗讀)
同本義 [recite;read aloud]
誦,諷也。--《說文》。徐鍇曰:「臨文為誦?!?
興道諷誦言語。--《周禮·大司樂》。註:「背文曰諷,以聲節(jié)之曰誦?!?
春誦夏弦。--《禮記·文王世子》
宴居有師工之誦。--《國(guó)語·楚語》
子路終身誦之。--《論語·子罕》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shī)書。--《玉臺(tái)新詠·古詩(shī)為焦仲卿妻作》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shī)》《書》,無奔真誠(chéng)之勞矣。--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熟讀成誦;過目成誦;背誦;誦經(jīng);記誦(默記和背誦);誦篤篤(嘰嘰咕咕,嘟嘟嚕嚕);誦詠(誦
誦song
⒈背讀,用抑揚(yáng)高低的腔調(diào)念:背~。朗~。
⒉述說,陳述:~功。
⒊詩(shī)篇:作~。
⒋〈古〉通"訟"。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