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查詢:【隰】
隰的繁體:隰
隰的筆畫:16
隰的部首:阝
隰的拼音:xí
隰部首筆畫:3
隰字的筆畫順序: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豎、橫折、橫、橫、撇折、撇折、點 、撇折、撇折、點、點、點、點、點、
隰字的筆順圖解:
隰的組詞/解釋:
隰
(形聲。阜:土山,與土地有關。本義:低濕之地)
{同本義}[swamps]
隰,阪下濕也。――《說文》
下濕曰隰。――《爾雅·釋地》。李注:“謂土地窊下常阻洳,名為隰也。又,可食者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
上平曰原,下平曰隰。――《公羊傳·昭公元年》
原隰底績。――《書·禹貢》
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周禮·大司徒》
牧隰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注:“隰皋,水厓下濕。”
平原之隰。――《管子·形勢》。注:“下澤也?!?
丘隰水潦。――《淮南子·時則》
山有榛,隰有苓。――《詩·邶風·簡兮》
南
隰xí
⒈低濕之地。
⒉〈古〉指新開發(fā)的田地。
────────────────—
隰xiè 1.人名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