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忝】
忝的繁體:忝
忝的筆畫:8
忝的部首:小
忝的拼音:tiǎn
忝部首筆畫:3
忝字的筆畫順序:橫、橫、撇、捺、豎鉤 、點(diǎn)、點(diǎn)、點(diǎn)、
忝字的筆順圖解:
忝的組詞/解釋:
忝〈動〉
(形聲。從心,天聲。本義:羞辱,愧對;辱)
同本義 [disgrace]
忝,辱也。――《說文》
無忝祖考。――《書·君牙》
辟不辟,忝厥祖。――《書·太甲上》。傳:“忝,辱也?!?
無忝爾所生。――《詩·小雅·小宛》
二十忝科名。――宋·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又如:有忝(有愧于;有辱)
榮幸[做] [have the honor to be]――用作謙詞。
如:忝列門墻;忝在知交
同“腆”。挺起;凸出 [throw forward]
假僧接刀在手,解開衣服,忝起胸膛,將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響一聲,把腹皮剖開。――《西游記》
忝 〈副〉
表示愧于進(jìn)行某事 [unworthy
忝tiǎn辱?!匆道ⅲ骸小!谥两?。~列門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