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簞】
簞的繁體:簞
簞的筆畫:14
簞的部首:竹
簞的拼音:dān
簞部首筆畫:6
簞字的筆畫順序:撇、橫、點(diǎn)、撇、橫、點(diǎn)、點(diǎn)、撇 、豎、橫折、橫、橫、橫、豎、
簞字的筆順圖解:
簞的組詞/解釋:
簞
(形聲。從竹,單聲。本義: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
同本義[a bamboo utensil for holding cooked rice]
簞,笥也。從竹,單聲。――《說文》
簞,小筐也。――《漢律令》
苞苴簞笥。――《禮記·曲禮》
櫛實(shí)于簞。――《儀禮·士冠禮》
簞食與肉。――《左傳·宣公二年》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又如:簞笥(盛飯竹器);簞瓢(簞:食器;瓢:飲器。比喻家境貧寒,生活清苦)
盛物件的小筐 [small basket]
與之一簞珠,使問趙孟。――《左傳·哀公二十年》
簞食
[cooked rice in basket]∶裝在簞笥里的飯食
簞 dān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簞食壺漿】原指百姓用酒飯歡迎軍隊(duì)?,F(xiàn)多形容正義之師受人民歡迎的情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