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查詢:【栲】
栲的繁體:栲
栲的筆畫:10
栲的部首:木
栲的拼音:kǎo
栲部首筆畫:4
栲字的筆畫順序:橫、豎、撇、點、橫、豎 、橫、撇、橫、豎折折鉤、
栲字的筆順圖解:
栲的組詞/解釋:
栲〈名〉
木名。即山樗。常綠喬木,葉子長圓狀,披針形,果實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堅硬細密,可做輪軸等,樹皮含鞣酸,可制染料與栲膠 [evergreen chinquapin]
山有栲,隰有杻。――《詩·唐風·山有樞》
指栲膠 [tannin extract]。如:栲底皮鞋
栲栳
[wicker basket] 用柳條編成,形狀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
只見那小猴子挽著個柳籠栲栳在手里,糴米歸來。――《水滸傳》
栲栳圈:像笆斗那樣的圓圈
栲kǎo
⒈栲樹,常綠喬木,雌雄同株。木材堅硬,適于做船櫓、輪軸等,也供建筑、做枕木等用。樹皮含鞣酸,可制烤膠或做染料。種子可吃。
⒉[栲栳]又叫"笆斗"。用竹篾或柳條編的盛物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