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諷】
諷的繁體:諷
諷的筆畫:6
諷的部首:讠
諷的拼音:fěng
諷部首筆畫:2
諷字的筆畫順序:點(diǎn)、橫折提、撇、橫折彎鉤/橫斜鉤 、撇、點(diǎn)、
諷字的筆順圖解:
諷的組詞/解釋:
諷
(形聲。從言,風(fēng)聲。本義:背誦;朗讀;傳誦)
同本義 [recite;chant;intone]
諷,誦也。――《說文》
興道諷誦言語。――《周禮·大司樂》。注:“倍文曰諷,以聲節(jié)之曰誦?!?
少不諷。――《荀子·大略》。注:“謂就學(xué)諷詩書也?!卑矗婏L(fēng)雅頌三類,以風(fēng)為之,風(fēng)借為諷。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xiāng)。――唐·白居易《游襄陽懷孟浩然》
三藏就合掌諷起齋經(jīng)。――《西游記》
又如:諷味(誦讀詩文而玩索其中的意味);諷經(jīng)(念經(jīng));諷書(背書);諷術(shù)(背誦經(jīng)藝)
婉言微辭或指責(zé) [slightly blame]
諷,諫也。――《廣雅》
論禮有五,諫諷為上。――《
諷 fěng
⒈用含蓄的話詞勸告或譏刺:談笑~諫。~刺小品。挖苦譏~。
⒉背書,不看著書本子念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