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查詢:【罷】
罷的繁體:罷
罷的筆畫:10
罷的部首:罒
罷的拼音:bà
罷部首筆畫:5
罷字的筆畫順序:豎、橫折、豎、豎、橫、橫 、豎、橫、撇折、點、
罷字的筆順圖解:
罷的組詞/解釋:
罷
(會意。從網(wǎng),從能。表示用網(wǎng)捕住有賢能的人?!熬W(wǎng)”在字的上部楷書多寫作“罒”。本義:罷官;免去;解除)
同本義 [dismiss from office]
可以罷官之無事者,去器之無用者。――《呂氏春秋·仲冬》
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聞君罷官意,我抱漢川湄。――李白《贈漢陽輔錄事二首》
徐階罷相里居。――《明史·海瑞傳》
復請之,吾輩無生理,而主讞者亦各罷去。――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罷謝(辭官去職);罷歸(辭職或免官歸里)
遣返,遣歸 [send back]。如:罷散(遣散);罷遣(遣散;放遣)
停止 [
罷 bà
①中止某種活動:~課、~工。
②免去;解除:~免。
【罷黜】
①貶低并排斥:~百家。
②免除(職務)。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漢代實行的以儒家思想為正統(tǒng),借以維護統(tǒng)治的政策。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為統(tǒng)一思想,鞏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而提出。武帝采納其主張。此后,儒家學說成為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思想。
【罷論】不必再論說;不必再論說的事:此事已成~。
【罷免】撤銷、免去(官職)。
────────────────—
罷pí 1.疲勞;衰弱。 2.疲敝;憊乏。 3.慰勞。 4.弱;無能。 5.無行。參見"罷士"﹑"罷女"。 6.敗,失敗。
────────────────—
罷bǐ 1.離散;分散;散開。
────────────────—
罷pì 1.見"罷辜"。
────────────────—
罷bǎi 1.見"郎罷"。
────────────────—
罷ba 1.語氣詞。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