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黍】
黍的繁體:黍
黍的筆畫:12
黍的部首:黍
黍的拼音:shǔ
黍部首筆畫:12
黍字的筆畫順序:撇、橫、豎、撇、點(diǎn)、撇、捺 、豎鉤、點(diǎn)、提、撇、點(diǎn)、
黍字的筆順圖解:
黍的組詞/解釋:
黍
(形聲。從禾,雨省聲。本義:植物名。亦稱“稷”、“糜子”)
古代專指一種子實(shí)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broomcorn millet]。其子實(shí)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
黍,禾屬而黏者也。――《說文》。按,今北方謂之黃米。
天子乃以雛嘗黍。――《禮記·月令》。注:“黍火谷?!?
黍白薌合。――《禮記·曲禮》
無食我黍。――《詩·魏風(fēng)·碩鼠》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論語·微子》
又如:黍離(喻覆沒;衰敗。西周亡后,周大夫過故宗廟官室,只見滿目黍離,十分荒涼);黍酒(用黍釀制的酒);黍醅(同黍酒);黍月霍(一種雜有黍米的肉羹
黍shǔ一年生草本。葉線形。子實(shí)叫"黍子",碾成米稱"黃米",乳白、淡黃或褐色,性粘,供食用或釀酒。[蜀黍]高粱。供食用或釀酒。[玉蜀黍]玉米。又叫"包谷"或"棒子"。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