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查詢:【殿】
殿的繁體:殿
殿的筆畫:13
殿的部首:殳
殿的拼音:diàn
殿部首筆畫:4
殿字的筆畫順序:橫折、橫、撇、橫、豎、豎、橫 、撇、點、撇、橫折折/橫折彎、橫撇/橫鉤、捺、
殿字的筆順圖解:
殿的組詞/解釋:
殿
(形聲。本義:擊聲)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專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廳 [hall;temple;palace]
殿,堂之高大者也。――《說文古本考》
蒼鷹搏擊于殿上。――《戰(zhàn)國策·魏策》
王子皇孫,辭樓下殿。――杜牧《阿房宮賦》
中繪殿閣,類蘭若(佛寺)。――《聊齋志異》
有舉孝子者先上殿。――《漢書·黃霸傳》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陽伽藍記·永寧寺》
又如:宮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殿陛(帝王宮殿的臺階。借指朝廷);殿直(在宮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腳人(即“殿腳女”。相傳隋煬帝巡游江都時,乘
殿 diàn
①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拜、理政事的房屋:佛~、太和~。
②在最后:~后。
【殿閣大學士】官名。明太祖開始設(shè)立。主要侍從皇帝左右,備皇帝顧問。初無實權(quán),明中葉后逐漸參與機要,實為內(nèi)閣長官。起草詔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實際掌握宰相之權(quán)。
【殿后】行軍時走在隊伍的最后面。
【殿軍】
①行軍時走在最后的部隊。
②參加體育、文藝等競賽的最后一名。也指獲得優(yōu)勝的最后一名(一般是第三名)。
【殿試】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皇帝在殿廷上親自考核會試錄取的貢士。始于唐武則天時。根據(jù)成績分若干等次,委以不同的官職。殿試第一名稱狀元。又稱廷試。
【殿下】對太子或親王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