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查詢:【檄】
檄的繁體:檄
檄的筆畫:17
檄的部首:木
檄的拼音:xí
檄部首筆畫:4
檄字的筆畫順序:橫、豎、撇、點(diǎn)、撇、豎、橫折、橫、橫 、點(diǎn)、橫、橫折鉤、撇、撇、橫、撇、捺、
檄字的筆順圖解:
檄的組詞/解釋:
檄
(形聲。本義:檄文)
同本義 [a call to arms in ancient times]
太祖得書,便命移檄。――《英烈傳》
制府檄下。――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shè)意修詞(“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曉喻或聲討的文書)。――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奉檄守御。――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傳檄(傳布檄文);羽檄(上插鳥羽的古代征兵軍書)
泛指信函 [letter]
使君子年善?來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檄
用檄文曉諭或聲討 [announce]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縣去。――《儒林外史》
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
檄xí〈古〉用于征召、曉諭、聲討的文書:~文。傳~聲討。